隨著10月最后一場降雨的離開,混撒拉村結束了為期5個月的漫長雨季,這意味著一年中最重要的時節(jié)——芒果的收獲期正式結束。但村子的402戶人家并沒有閑下來,雨季過后,近兩萬畝芒果園中的數(shù)十萬株果苗需要施肥、修枝、挖窩窩,為來年再一次掛滿果子做好準備。
相同的景象在這個以農業(yè)生產為主的傳統(tǒng)彝族村落中已經重復上演了多年,村民靠國家救濟糧維持生活的場景似乎已經變得遙遠。四季艷陽高照的攀西裂谷哺育了一方勤勞淳樸的百姓,漫山的芒果林、蜿蜒的水泥路和隨處可見的皮卡車,為曾經閉塞落后的村落構建了與外部世界連接的紐帶。
這里是四川省攀枝花市最重要的芒果種植地之一,也是當?shù)氐?2個鄭州日產“皮卡村”。

何為“皮卡村”?顧名思義,皮卡車是當?shù)卮迕窠煌ǔ鲂、?chuàng)富生產的重要工具,在當?shù)乇S辛靠捎^,甚至可以高達80%。目前,全國62個鄭州日產“皮卡村”聚集了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行業(yè)的老百姓,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和用車場景,但相同的是,皮卡貫穿了每一個辛勤耕耘的清晨黃昏,成為深入用戶心中的民生車。
混撒拉村便是其中之一。
這里與大山深處原始落后的村寨截然不同,經濟的發(fā)展、交通的便利讓混撒拉人早早走出了大山,漢彝文化的融合讓這里的民族風情并不十分濃厚,但農耕文化依然遺存。滿山的芒果樹和點綴其間的小洋樓,是混撒拉村民汗水的結晶,更引人注意的的是,繞著村子走一圈,大部分人家門前都停著一輛皮卡。

擁有兩千畝芒果園的唐悅是村里的種植大戶,也是兩輛銳騏皮卡的主人,這個年過四十、產業(yè)豐厚的中年男人相處起來淳樸又真誠,言辭間充滿著對皮卡的認可和喜愛。
唐悅回憶,自己的第一輛皮卡是2010年購入的老款銳騏,算是村里最早一批購買皮卡的人!爱敃r我在煤礦上班,買車時也不知道應該買什么,在攀枝花,鄭州日產的車比較多,口碑比較好,就選擇了銳騏!
后來的唐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此后多年,充當買菜車和出行工具的銳騏皮卡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皮實耐用的品質也讓唐悅對鄭州日產品牌好感倍增。

2017年,唐悅轉行種植芒果,這對一直在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唐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吧缴系缆菲閸,果園初期都靠人力一趟兩趟地背水、生活物品、化肥等物資上山,非常不方便,遇到雨季,那是根本沒辦法上山的!泵⒐o唐悅帶來了更高的收入,但復雜的山路和巨大的人力成本讓他有些吃不消。
銳騏皮卡讓這種糟糕的狀況得到了改善。
“這個車子不僅雨天能走山上的泥巴路,而且后面貨箱空間大,一趟就可以把平時半個月的生活物資拉到山上去。山上都是彎彎繞繞還有很多碎石坑,銳騏不僅拐彎比較靈,通過性也很強,一路開上去不成問題!碧崞鹌た◣淼谋憷,唐悅贊不絕口。

當然,銳騏皮卡并不是唐悅唯一擁有的生產工具。在旺季時節(jié),單排小卡才是運輸芒果的主力,但唐悅心頭最愛的始終是皮卡,因為除了運送物資之外,皮卡還承擔著唐悅一家出行代步的職責,相比單純用作運輸工具的小卡來說,皮卡被唐悅認為是有感情的伙伴。
幾年來,銳騏皮卡如老黃牛一般勤勤懇懇、皮實耐造,這讓唐悅化身鄭州日產的中年“迷弟”。2018年,鄭州日產全新皮卡銳騏6上市,唐悅第一時間購入新車,“過幾年再賺賺錢,我就再買一輛納瓦拉,到時候就不用它干活了,就是玩!”提起下一輛車,唐悅爽朗大笑,像美國人一樣有個農莊、開著皮卡到處玩是他的夢想。

在混撒拉,像唐悅一樣的芒果種植戶隨處可見,只是規(guī)模大小不同,但像徐世文一樣做農資、從事芒果種植技術推廣的卻不多,多年前教育資源的匱乏讓這里的村民無法獲得科學系統(tǒng)的種植方法,更多的是靠實踐和經驗成長起來的“土專家”。
“為什么重回大山”應該是徐世文被問過最多的問題。這個溫和靦腆的小伙子畢業(yè)于四川省屬重點大學,看起來和城市里的80后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毅然回鄉(xiāng)的勇氣,履歷表上“攻克攀枝花芒果黑心病難題”、“首創(chuàng)芒管家三刀修剪法”、“推廣保果方案”等經歷,都讓人對他刮目相看。

為了與我們更深入交流,徐世文特地從隔壁村莊趕來,一同前來的妻子曉燕率直爽朗,說話做事干脆利落。夫妻倆都是彝族人,熱情好客的性格在交談中表露無遺。有趣的是,載著徐世文夫婦前來與我們見面的也是一輛銳騏皮卡,看得出來,這輛已經有些年頭的皮卡使用率很高,是這個小家的重要生產和代步工具。
交通工具的變化見證著徐世文創(chuàng)業(yè)的成果。最初,這個一窮二白的大學生靠走路下鄉(xiāng),到地里做實驗、觀察病蟲害,查看效果;然后是摩托車,曾經在鄉(xiāng)鎮(zhèn)里十分流行的兩輪出行工具見證了徐世文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初期,他拿著自己種出來的產品挨家挨戶推廣經驗與技術,遇到想買的農戶,需要用村里一周一次集中外出采購的大車拉過去;最后是皮卡,繼2012年購買了第一輛皮卡之后,2017年,徐世文在親朋推薦下選擇了銳騏皮卡,提高工作效率和運輸時間的四輪時代到來,徐世文的經營方式從“迎進來”變成了“走出去”。
徐世文夫婦的工作很多,配藥配肥、送貨上門,提供專業(yè)的技術服務和管理模式,每年下地200多天親自指導農戶種植,而這一切完全基于皮卡展開!凹依镆还灿腥v皮卡,我們自用就用銳騏,問題少,開了三年沒有修車,保養(yǎng)就可以!


在攀枝花特色農業(yè)發(fā)展的支持下,混撒拉的芒果種植產業(yè)越來越興旺,村里家家戶戶都富裕起來,像唐悅和徐世文一樣對皮卡尤其是鄭州日產皮卡情有獨鐘的村民不在少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9年8月授牌前,混撒拉村鄭州日產皮卡的市占率已超過48.6%。
對此,“本地通”劉鵬程感觸頗多,他是鄭州日產攀西地區(qū)唯一授權經銷商——鄭州日產眾鵬4S店的負責人,也是我們此次出行的重要向導,攀枝花的歷史、各村落的故事,劉鵬程如數(shù)家珍。
“在村口放個鞭炮,把掛紅的新皮卡開過去,全村人都過來看。”說起銷售心得,劉鵬程滔滔不絕,挖掘意見領袖、通過口碑傳播提高轉介紹率是他開拓市場的重要一環(huán)。針對“皮卡村”的村民,當?shù)剜嵵萑债a4S店還給予免費救援;轉介紹購買成功1000元油卡補貼;購車享4次免費保養(yǎng);客戶回饋活動優(yōu)先參與權等特殊福利,從買車、用車、養(yǎng)車全線多維度為村民創(chuàng)造更多附加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皮卡村”之行中,鄭州日產依托旗下“牽手工程”公益項目,為“皮卡村”及周邊區(qū)域的學校捐贈文體教學設施,建設“陽光書屋”,改善并提升孩子們的教育環(huán)境,旨在讓孩子們快樂成長,享受更多彩的童年生活。


自2015年8月在云南西雙版納刮風寨誕生了首個銳騏“皮卡村”之后,鄭州日產已經深耕“皮卡村”多年,“看看不同皮卡用戶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的使用場景”是這個項目啟動的初衷。如今,鄭州日產“皮卡村”已經遍布全國12個省份,數(shù)量突破60個,除了能夠發(fā)掘皮卡的典型性,對皮卡文化的培育作用同樣功不可沒。
盡管近幾年國產皮卡在向一二線城市進軍,但沒有人能夠否認,三四線及農村地區(qū)也是皮卡的廣闊市場。隨著公路網絡的不斷完善,農民對出行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農產品流通和日用品消費日益旺盛,老百姓對物流、出行提出進一步升級的期待。這種情況下,能夠同時滿足工作、生活、出行的皮卡產品,未來必將替代微客和微貨,受到更多青睞。

在農村“熟人社會”的背景下,產品的口碑效應非常明顯,且能對購買意向產生重要影響,“皮卡村”的推廣傳播,對皮卡進一步下沉市場,真正走到百姓身邊,以及培育中國皮卡文化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直至今日,像混撒拉一樣背山傍水、過著淳樸田園農耕生活的村落仍然數(shù)不勝數(shù),皮卡是一把通往外界世界的鑰匙,正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推動中國皮卡消費時代早日到來。
點贊
收藏